
加微信發資料
在公園噴泉設計施工的過程中,噴灌以及排水工程的設計可謂是不可或缺的兩大環節。噴灌與排水設計的質量不僅直接關乎整個噴泉的使用效果,還關乎總體施工成本,所以合理設計噴灌及排水工程至關重要。鑒于相關技術資料中鮮有關于公園噴泉排水工程設計特點的解說,文章現就以某廣場為例,來簡要探討下公園噴泉噴灌設計、排水工程設計的相關技術要點,并對綠地雨水排放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加以說明。
◆公園噴泉噴灌設計
1.公園噴泉噴灌用水量確定。噴灌水源也采用自來水,要確定噴灌用水量則須先確定允許噴灌強度,其值與土壤質地、灌水定額和水滴直徑等因素有關。根據《噴灌工程技術規范》(GBJ 85—85)并結合其他參考值,確定設計噴灌強度為8mm/h。
2.噴灌給水系統設計。在對廣場中央的兩條綠化帶選擇和布置噴頭時,以不影響綠地的美景并符合《噴灌工程技術規范》(GBJ 85—85)中規定的噴灌均勻系數≥75%和霧化指標為20~30 kPa/mm的要求為原則,選用美國進口的埋地式伸縮噴頭供水。兩邊的花草樹木采用普通水龍頭以人工澆灌方式供水,同時,普通水龍頭還可提供廣場的沖洗用水。
◆公園噴泉排水工程設計
1.地面集水時間取較高值。地面集水時間是從匯水面積較遠點流到第1個雨水口的時間,《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地面集水時間一般取5~15min,由于廣場在暴雨期間人流稀少,取12 min;起點雨水口上游地面流行距離取為100m,這樣可充分利用起端地面徑流排水,從而縮短排水管長度,減小管道埋深。
2.增大設計管徑。由于較高設計重現期的暴雨強度的降雨歷時不會很長,故一般情況下雨水管道的設計充滿度按滿流考慮,即h/d=1,且為了避免雨水所挾帶的泥沙等無機物質在管渠內沉淀下來而堵塞管道,滿流時管道內流速應不小于0.75m/s。而廣場與城市相比面積較小,且泥沙等無機物質也較少,因此管道設計流速可取0.7m/s左右,設計充滿度按非滿流考慮,取h/d=0.7左右,以增大設計管徑,這樣可減小埋設坡度,從而減小管道埋深。
◆綠地排水系統設計
對南北兩邊的綠地排除雨水的方式采用自然放坡排放,依據《公園設計規范》的要求采用坡度為3%~5%。對廣場中央兩條綠化帶,為了滿足公園噴泉整體美觀的要求,沒有設計雨水排放坡度,而是采用地下設盲管排放雨水,具體參照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再考慮到綠地對排水的要求相對于足球場較低,在較大降雨時不要求將水迅速排出,由此設計綠地排水盲管間距為12m。
當然不止是公園噴泉,其他類型噴泉水景工程的噴灌設計、排水工程設計以及綠地排水系統設計的工作也至關重要。為使噴泉使用效果得以盡情綻放,還望相關設計人員務必對上述幾個方面的設計工作給予高度重視。